24小时咨询电话 15194056878

山东润发银杏基地

专业银杏供应商 质量保证,品种齐全
产品中心
  • 产品中心
  • 新闻动态

银杏树行情

咨询热线 15194056878
山东润发银杏苗木基地
禚经理:15194056878【微信同号】
业务QQ:80094666
网址:www.yinxing.net
邮箱:80094666@qq.com
总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

银杏功效与作用

常熟市双银杏树?双银杏画?双银杏歌考略(图)

来源:www.yinxing.net 访问量:5270 时间:2016-11-25 10:19:49

 江苏省常熟市是一座有着3000年文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崇文重教,才俊辈出。历代涌现出8名状元、9名宰相、485位进士。两朝帝师翁同龢就是杰出的代表和荣光。常熟市一直享有“人杰地灵,文化之邦”的美誉。这个“文化名市”更有许多银杏树融入城市血脉,是一份特殊的文化遗产。早就闻知常熟市有银杏树王,而且很有传奇性。那年晚秋时节,我不远千里慕名来访。得到贵人相助,马到成功。市农资宗有威总经理安派徐志明副总经理开车为我作向导。半日间,便探访了名树,参观翁同龢故居,又品读了双银杏画·双银杏歌。

    1  谢桥大银杏

    驱车首站来到了虞山镇谢家桥,桥下是缓流的福山塘。在桥前迎面即望见大银杏树绿冠。我下车过桥便奔大树而去。院门边挂有粮管所的木牌,让我一怔。进入院内,早年的双忠庙毫无踪影。一株银杏孤树立在院中。古树的确又粗又大,6个人合抱不过来。树不高,25m。形态古拙,斑驳有朽洞。冠顶一大枝干枯如柴,树叶比较浓密。经查典籍资料,树的来历,有2个版本。其一,树是南北朝时期梁代昭明太子萧统(501-531),在常熟读书时手植的,常熟现存昭明太子读书台遗址,如果是太子所栽,推定树龄近1500年了。其二,唐朝为了纪念平定安史之乱(755-763)的功臣张巡和许远,在各地修建双忠庙。常熟地区有庙就有银杏树。树即是宗庙的象征。《苏州地方志》第一篇载,双忠庙建于宋代,可见树龄约近千年。树的标牌上写有树龄1010年,是某专家考定的,也似可信。

    声名远播的双银杏树,是常熟文化的一条根脉。何时何故形单老衰?经询问方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另一株大银杏被雷击折枝。只需锯掉,或支撑加固,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谁曾想还是难逃斧刃。全省最大的名树,千金不易的宝物,竞被粮管所的小头头,以所谓经过点头批准而无情砍杀,据传掠为已有。可悲可叹!

    徐先生指着桥下的污水对我说,山塘水以前基本上是清澈的,可以饮用和淘米,2000年之后,就日渐浑浊不堪。我转念一想,岸上的大银杏树根如果延伸到河中的话,宝树岂不又增加了隐患?

    原想远路而来,摩挲坐树侧,我这位北京野老,好好品读一番名木嘉树。此时,却被一种彷徨之隐情而减了兴致。但临别时我还是多看了大银杏树几眼。

2  状元、相国翁同龢的诗与画

翁氏系常熟人(1830-1904),字与号很多,常用号松禅,官至宰相。且不讲他这位廉洁政治家的功业,这里浓彩重墨的是他晚年出类拔萃的艺术成就和被遣归乡后的一些轶事珍闻。

    常熟山水风光明媚旖旎,翁同龢自幼受到家乡绿树秀水和丰厚藏书的陶冶。官场失意,转而对山水、庙宇、名树有意。

    他在诗歌和书法方面造诣很高,作品优秀。

    1901年是翁同龢被罢官、褫去一切官衔两年多了。这年辛丑三月二十四日,他乘船在福山舟中,望见岸上双忠庙中两银杏树,颇多感慨,即

兴赋诗云:

谢家桥古银杏

    一扫江乡万木空,眼前突兀各争雄,何年僵立两苍龙?

    像设荒凉碑记黯,拂衣肃肃有灵风,微闻野老说双忠。

    时隔两年,1903年一个春日,74岁高龄的翁老乘小舟漫游山塘江村景物至谢桥时,又被岸畔古刹中两株巍峨的大银杏树所吸引,即停舟登岸,用惊异的目光绕树细观,顿有新的领悟。迅即返回宅邸。晚清颓废的现实,那些不愉悦的往事,早已抛至脑后。他方才看到的双银杏树,强烈的印象已刻在脑子里,便急忙铺开宣纸,瞬间水墨点泼成画。接着,一首吟咏宝树的赞诗流淌而出:

谢家桥古银杏

     潮塘神宇静,突兀两苍官。对立若相语,孤擎良独难。

     雷惊枝辟火,秋老果登盘。却怪维摩树,频经石匠看。

                                 (《瓶庐诗钞》卷四)

    松禅老人在其日记中写道,是日赴谢桥见此两银杏,归而图之,并系一词,便是此时此景的写照。

    双忠庙古银杏为何让这位老者有感而发呢?那年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叶赫那拉氏与光绪逃到西安……

    翁老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即虽不居官,仍关怀朝政。野老说双忠是也。

    翁氏忧国忧民意识中不乏金石之气,紧紧抓住银杏特征和风骨,诗句奇崛豪放,诗与画一气呵成。

20150210_193554


20150210_193711


    历史是公正的,翁老随意即兴的墨耳和小诗,自己没把它当成什么作品,却成为后辈喜爱争相摹之传抄的名品佳作。

    近代名士、乱世中曾任过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也对翁同龢树画赋诗赞许:

题松禅相国书画卷

疏稿寒林落笔迟,殿廓夜直记当时。

空山落叶栖鸦影,写出荒寒老画师。

    2011年6月3,台胞一行数人,依据清廷重臣翁同徘所绘《双忠祠双银杏图》及所赋诗词,到常熟市探寻双忠庙,终于在谢家桥粮管所瞻仰了大银杏树。

    2006年11月《常熟文史》第三十六辑封面上是一幅古画,依稀可辨上面的文字“谢家桥古银杏戏写一图……双忠遗迹癸卯四月望翁同觫写”。画面上有两棵“对立若相望”的古树。

    3  庞进士与双银杏歌

    1904年7月4,松禅老人走完了复杂多变的人生历程。同仁后辈睹物思人。他的双银杏墨画,几经辗转为同仁庞鸿书进士所得。精通书画的邵松年太史(进士),见而爱之,遂请外甥俞金门先生摹之,是复本之始。不久,多人相继摹出五图收藏并题咏。咏诗达十首之多。题在翁师爷树图上的俞钟颖、俞钟銮、鸿书、邵松年四家跋,堪称佳作。

    [《清末民初书画艺术集》185页,图C26(台湾)历史博物馆收藏]现将其中三首分录如下:

7744

俞钟颖君实

釜山塘走灵潮水,丛篁夹岸寒云驶。

岸畔双忠古庙前,两株银杏参天起。

东平孚应留浩气,飞溲直通天尺咫。

一株天矫凌虚空,孥云捉月如虬龙。

霜皮皱裂结瘿瘤,架根磊珂纹青红。

一株杈丫更倔强,鸭脚叶脱枝偃仰。

似经雷劈中心焦,生意郁盘互雄长。

大树有神庇遐迩,不独双株空万象。

瓶庐国老山居时,丹青造化笔一枝。

自辞禁苑音声树,七载西湖作砚池。

山楼独坐万缘寂,手抚兹树殊瑰奇。

横空盘硬法篆籀,想见点笔拈霜髭。

大厦栋材委草莽,冰霜凛洌松楸悲。

鹿门耽隐夙嗜古,珍此画本神为怡。

呼朋载酒游北郭,携图对树哦新诗。

胸中磊块快一捅,昔闻此图今见之。

所嗟莽莽人间世,云天搔首层阴蔽。

上林玉树摧为薪,荃荪摇落神奠翳。

若使松禅师尚存,目断苍梧同雪涕。

幸哉此树隐江乡,不惧疾风来猛厉。

山魈木魅纵喧您,古庙无僧门静闭。

天生劲节肯屈挠,无数樗庸皆睥睨。

万事浮云过太虚,无多古迹留扮榆。

招真七桧灵根拔,吾谷千枫石髓枯。

况逢荆棘塞天地,对此嘉植增长吁。

江南黄叶村萧疏,停桡怅望燕云趋。

谢桥古木斜阳里,此意行人识得无。

     俞钟颖(1847-1924)字君实,一字又澜,晚号城南渔隐,南郭老人,常熟人,同治十二年拨贡,光绪二年顺天乡试副榜,有《归田集》《面郭草堂诗文集》等。

双银杏歌(清·庞鸿书)

霜林脱尽长风劲,老干凌空势特横。

丛祠野岸俯寒潮,对立隐然君子正。

或云平仲乃古名,叶如鸭脚森高擎。

肌理细密类文木,雕镌裁制最中程。

仰观有如双阙列,巨可蔽牛坚多节。

肤皴石骨旁生瘿,枝蟠篆势力屈铁。

千年灵根逃斧柯,盘郁不啻藏岩阿。

若非里社耆年慎护惜,定烦双忠灵爽为总呵。

松禅作图下笔迅,咫尺俨如耸百仞。

寒林讵必仿李成,枯树应知伤庾信。

我来摩挲坐树侧,重披斯图三叹息。

图今兴树屹相向,乔木依然令人轼。

君不见梁时七桧析作薪,星坛荒秽丛荆榛。

又不见红豆山庄化尘坌,野田孤干无人问。

独留此树依寒塘,两虬挺角立不僵。

栎社未邀匠石顾,岂有黄鹄来翱翔。

亦知材大古难用,磊珂犹应为世重。

小山之招在何许,更拟作亭效楚颂。

举杯相酹仍留连,回看林杪生暮烟。

患盒髯叟诗在手,我欲和之写向石之右。

                                                                                              (选自《晚晴移诗汇》)

      庞鸿书字劬庵,号郦亭,常熟人。清代刑部尚书庞钟璐的次子。光绪庚辰(1880)中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在当翰林的十年中,与其兄庞鸣文,留心时务,对于兵刑、盐漕、河渠诸书,无不考究。后迭署天津道按察使,升湖南按察使,晋布政使,授巡抚。光绪三十三年(1907)任贵州巡抚。19115月(辛亥四月),因病免职,68岁卒。

邵松年  息茸

双忠庙前双枝树,老干参天薄云雾。

阅历沧桑千百年,霜皮黛色犹如故。

一如潜龙出幽壑,气挟风云有余怒。

一如巨兽张爪牙,势欲攫人深可怖。

五人合抱不能圆,作势蟠空荫周布。

居其右者半心空,大材若被神妊妒。

我初得见松禅图,欲往从之空涸游。

今日招邀出郭来,谢家桥畔娥舟住。

以图证树并奇崛,尺幅虽小体则具。

乃知图为树写真,大笔淋漓有神助。

吁嗟乎此树不生丛林名刹里,往来足供骚人赋。

又不生通邑大都古道旁,比诸樾荫群奔赴。

托根乡曲扮榆间,日为村童牧竖争攀附。

犹喜樵斤不敢寻,一半尚赖神呵护。

盘根错节多奇材,溜入风尘易隐埋。

借无石壁可题字,记我六人曾继松禅来。

      邵松年(1848-1924)字伯英,号息庵,常熟人。清光绪九年(1883)进士,授编修,官至河南学政。工小楷,能画,笔墨娴雅,为时人所好。邵松年喜收藏,生平庋藏亦颇丰。光绪二十九年(1903)著《古缘萃录》,记述所藏书、画、碑帖。其《虞山画志补编》则成于民国十一年(1922),又编写《海虞文徵》三十卷等。邵松年还擅联语,其所遗联墨亦颇多,

参考文献

[1]翁同龢文献丛编.

[2]翁同龢传.

[3] 晚晴簃诗汇

[4]李猷,近代诗选介

相关产品
手机网站MOBILE
山东润发银杏苗木基地(www.yinxing.net)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