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咨询电话 15194056878

山东润发银杏基地

专业银杏供应商 质量保证,品种齐全
产品中心
  • 产品中心
  • 新闻动态

银杏树行情

咨询热线 15194056878
山东润发银杏苗木基地
禚经理:15194056878【微信同号】
业务QQ:80094666
网址:www.yinxing.net
邮箱:80094666@qq.com
总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

当前位置:首页 >> 银杏树行情 >> 银杏百科

银杏百科

绿色的丰碑——2004年的银杏树

来源: 访问量:3408 时间:2017-08-07 00:16:35

绿色的丰碑

--------记山东省劳动模范、郯城县胜利乡赵楼村支部书记张全德

在山东省的最南部郯、苍两县交界地带,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全国银杏第一村”,虽然村子不大 (565口人,650亩耕地),却以连续7年人均收入过万元的骄人成绩,一举夺得全市“首富村”的称号。通过发展银杏生产,目前全村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别墅式“小康楼”,村里60%的农户银行储蓄额超过了50万元,提起赵楼村的银杏发展,村民们由衷地说:“全亏了老支部书记张全德。”

张全德,男,1975年任赵楼村支部书记。就是他------一个憨厚朴实的农村汉子,二十年如一日全身心地铺在银杏事业上,带领村支两委一班人用实际行动绘出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树起一座座绿色的丰碑。谈到带领群众发展银杏致富奔小康的事,今年66岁的他不禁感慨万千:“没有党的富民好政策哪有赵楼村富庶安定的今天”。

发展需要机遇,赵楼村的振兴源自于市场经济在农村的兴起。80年代初,他就开始带领群众栽植投资少、易成活、见效快的梧桐树苗、杨树苗、板栗苗。但由于市场易饱和,综合效益低,无法形成规模优势。1983年听说种山楂能赚钱,许多群众随大溜,抢着栽种,可由于不懂市场,不但赔上本钱,还占护土地,落得二、三年颗粒无收。

村民群众要致富,全靠干部来引路。面对发展山楂遭遇的挫折,张全德深深地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如何才能带领群众尽快致富呢?苦苦思索之后,他和村支两委一班人认真地分析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紧接着便一头扎向了市场。1985年,日本客商来郯城收购银杏叶,每公斤0.5元,这在当时玉米每斤才0.18元的情况下,实在是不低的价格。张全德眼前一亮,瞄准了发展的目标。

由于有了种山楂的教训,开始时,许多群众担心银杏育苗周期长,成本高,不懂技术会砸锅,种植积极性不高。为摸清银杏的市场行情,张全德背着煎饼卷跑北京,上济南,奔上海,下泰兴,四处搜寻银杏产业信息。通过几个月的奔走,终于从省农业厅了解到:银杏是一种极具市场开发价值的树种。其叶可提取比黄金还珍贵的药用黄酮甙,果可食,苗适用于城市绿化……,在国内外有着巨大的市场。

心里头有了底,张全德立即行动了起来,针对群众思想上的顾虑,他决定领着村干部带头,用事实说服大家,用效益促动发展。以村里的20亩机动地为试点,发动党员干部带头,人均承包1亩地种植银杏,实行村委统一供种,派专人外出学习,统一技术管理。抓住了机遇,也抓住了效益,当年秋天银杏叶价格涨到了每公斤1.6元,18家银杏种植户当年就成了万元户。显著的经济效益面前,群众信服了。张全德抓住时机,发动群众在全村掀起了发展银杏的热潮。

为推进银杏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进程。1992年,张全德带领全村对土地进行了调整,把土地划分为4亩一块,按户分配、承包,并稳定50年不变。同时,强化服务功能,实施路沟渠配套。80亩地一眼井,使全村650亩地旱能浇、涝能排。并把全村18名文化程度高的青年送出培训,使他们成为栽植银杏的行家里手,及时为群众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并通过他们向村民普及推广银杏嫩枝扦插、双膜繁育、剪枝嫁接等技术。到1992年春天,全村650亩耕地全部育上了银杏苗,到95年银杏覆盖率达到100%,全面走上了专业化、规模化的道路。

近两年,随着银杏叶市场价格的回落,银杏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有冲击。结合市场供求的变化,张全德及时引导带领群众由培植银杏采叶圃向培育银杏绿化大苗方向转变。现全村银杏大苗覆盖率已达到85%以上,每年可为外地城市提供银杏绿化大苗3万株以上。仅2002年至今,村里就为北京输送了近3000万元的银杏大苗,不但支援北京奥运事业,也为村民们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经济发展了,张全德致富不忘治村。为了彻底改变村容村貌,1995年他就带领全村第一个在全县实施改水改厕工程,家家用上自来水、太阳能,户户开通了有线电视、接通了程控电话。村庄道路也全部硬化,安装了路灯,修通了下水道,村容村貌焕然一新。1999年,按照50年不落后的标准,张全德专门请来省、市建筑工程设计院的人员前来设计,在全村统一规划建起了小康楼,彻底结束了赵楼村无楼的历史。看到农村拔地而起的楼群,原省人大副主任苗枫林到赵楼村视察时欣然提笔:“银杏如银,银铺农家小康路;赵楼无楼,今朝楼起新农村。”

张全德-------一个在基层岗位上辛勤耕耘的农家汉子,满载着对父老乡亲脱贫致富的责任与重托,倾注了对发展银杏事业的无限热情,用实际行动默默地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杨永涛)

 

资料:胜利乡赵楼村共有银杏850亩(含耕地及其它“四旁”占地),其中采叶圃120亩,采穗园80亩,密植园280亩,定植园370亩(定植胸径10公分以上银杏大苗150000株)。园内拥有大、小马岭及自行培育的郯银5号、9号、13号等10多品种。发展银杏20年间使赵楼村的经济由全乡的老大难村一跃成为全市“首富村”。自1997年至今,该村连续7年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现全村储蓄额过100万的银杏大户就有30多家,80%以上的农户都住进了别墅式小康楼。赵楼村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68名,70%的人员至今还在从事着银杏事业。现在直接在他们手中管理着的银杏还有300多亩(光10公分以上银杏大苗不下50000株),现老年人掌握之外的银杏,相当一部分也是他们转送给年轻一代人的,可以说有“公孙树”之称的银杏,是赵楼村60岁以上老人给子孙后代的积下最好家业。

刘宝玉,64岁,是赵楼村100万元银杏大户之一,也是全村最早发展银杏的一位“银杏迷”,如今他还有13亩银杏大苗。今春他仅销7公分以上银杏大苗120株,就收入27000余元。候祥宇老汉今年68岁,家中现有银杏大苗11亩,7公分以上大苗近万株,其中已挂果的银杏树就有800多株,今春售苗240株得款36000元,他说超过12公分的大苗没舍得卖,要不今春一季卖个1020万的真是不成问题。

相关产品
手机网站MOBILE
山东润发银杏苗木基地(www.yinxing.net) 版权所有